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练练嘴皮子,自己表演几段相声。上初中时姜昆不满足只是模仿别人的相声,那个年纪正是创作敏捷的年龄段,
他便趁着空闲时间自己写下相声段子,虽然文笔青涩但也能看出其中的优点之处。
1965年因为外部形象不错被应选参演电影《白求恩大夫》,原以为此后可以离成为相声演员更进一步,却没想到当时正赶上国家动荡,连初中文凭都还没来的及拿到,姜昆就当了兵。
1968年姜昆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知青。
当时下乡生活条件艰难活又重,每天都在繁忙的劳务工作中度过。不过这些都没有打消姜昆对相声的热爱,
每每团里组织表演节目,姜昆总是主动抓住机会,表演才艺。
1972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宣传队,可以专心展现自己的特长,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学习相声。由于姜昆在队里的表现突出,
中国广播艺术团看中他的实力,将他招到团里担任相声演员。
他借此机会拜马季为师进行正规的相声训练。
从1968年到1966年,这8年中姜昆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没有一跃而起到达高处而是慢慢积累,慢慢发光发亮。
1983年第一届电视舞台,在没有任何经验下,姜昆既担任主持人又表演相声,让人们第一次体验到在这样合家欢聚节目里,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相声。
此后他更是
先后担任七届舞台主持人,并17次登台演出。这样的履历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够在相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和姜昆的努力和天赋脱不了干系。他也用自己的实力在相声界的历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他不顾妻子的阻拦,义无反顾给姜河一个家?
是什么原因让姜河踏上杂技之路?
在帮姜河寻找亲生父母时姜昆的心情如何?
说起姜昆,也是一位长情的男人。在
18岁时认识了李静民,此后便一直和她在一起。当时姜昆在下乡当知青,队里明确规定不允许青年人谈恋爱,
但这并没有阻碍两人的感情,
两人偷偷摸摸交往八年,直到姜昆进入广播艺术团后他们才能光明正大走在街上,像一对小情侣一样。
同年他们结束长达八年的恋爱长跑,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并在三年后孕育了幸福的果实,诞下一名女婴,取名姜珊。李静民同样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了姜昆,为了家庭,成为他背后的女人,操持家庭照顾女儿。
每当阖家团圆的时候,姜昆总是无法陪在她们身边给予她们照顾,但李静民对此毫无怨言。
“我嫁给姜昆,一辈子都不曾后悔。”李静民在节目中毫不避讳地展现自己对于丈夫的爱。
1998年他们一家三口变成一家四口,
这第四个人可以说是从天而降!当时姜昆组织了一个北京曲艺界的慈善活动来到北京福利院,每个人收养一位孩子带回家里照顾七天,为这些孩子们送去温暖。
一个名叫谢潭的孩子吸引了姜昆的目光,只见他面色苍白头发枯黄,纤细的身子仿佛风一吹下一秒就倒地,明显是营养不良!想起自己的女儿从小衣食无忧,拥有开心的童年也有父母的陪伴,谢潭只能在福利院孤苦无依,姜昆的心霎时间似乎被蚂蚁扎了一下。
“你愿不愿意和叔叔住一段时间”?姜昆下意识地想要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家。将谢潭领回家后,姜昆尽心尽力为他做饭,讲故事给他听,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
无论自己工作多辛苦,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回家为谢潭做上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谢潭多年来冰冷的心逐渐开始融化,心底空缺的父爱也在一点一滴地填补。
一星期之后姜昆不得不决定谢潭的去留,如果再将他送回福利院让他再次感受孤独,自己简直就是把他推入深渊的恶魔!在回福利院参加活动结束典礼时,或许是感应到自己即将离开姜昆,谢潭低声喊了一句“爸爸”,姜昆顷刻间热泪盈眶。
于是他和远在国外的李静民探讨自己想要领养孩子的想法,那时李静民在洛杉矶陪伴留学的女儿,在听到丈夫阐述这件事时李静民一口回绝,
毕竟养孩子不是养宠物!既然下了决定就要用一辈子去爱护他,况且她也害怕自己的女儿会胡思乱想。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抚养费,他们已经花费大笔钱在培养女儿上。要是再多个男孩就是雪上加霜,肩上的担子更重!
尽管妻子持反对意见,但姜昆仍旧遵从内心的选择。他带着谢潭去公安局,将他改名为姜河,成为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在李静民回来后看到姜河这般可怜的模样却乖巧懂事也让她心生怜悯,决定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便凭空多出一个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女儿姜珊也表示理解。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们这是在做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
自此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姜河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茁壮成长。
可惜这个孩子哪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好动,不喜欢学习。或许是因为长年在福利院的缘故,没有接受教育才导致这样。
起先姜昆也感到苦恼,读书才能有好出路,可是他也不想过分逼迫姜河读书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有
一天自己的搭档牛群来家里做客,在得知姜河喜欢上蹿下跳时便提出一个建议:要不送孩子去学杂技吧!姜昆一听立马同意。
姜河身形不错是个学习杂技的好苗子,况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姜河好好训练定能有所成就。在询问姜河的意见后,
姜昆物色了一所杂技较为出名的学校:沈阳民族艺术学校。每年寒暑假姜昆就会接孩子回家,此外只要自己一有空便会飞去沈阳照看孩子。
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很庆幸姜河能够遇到这么一位善良的父亲。无论是相声方面还是人品方面,姜昆皆是可圈可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也在用自己的力量给这个社会增添光亮。
姜河是否能够不负众望学有所成?
姜昆可曾后悔过收养这个孩子?现在他们两人的感情状况如何?
在学习杂技的那些日子里,姜河时刻激励自己不能让父母失望,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
。他不断奋发图强,夜以继日地训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姜河的杂技表演不仅是花样也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可以说
如果不是姜昆因材施教让他找到自己的优势,姜河或许还被书本压的喘不过气。
2004年姜昆和姜河一同在舞台大展身手。姜昆将相声和杂技融入在一起,自己在前面说相声,姜河则在后面表演杂技,这样的创新也给观众带来惊喜。
瞧着这场演出旗开得胜姜昆高兴的同时也倍感自豪,自己的儿子长大了,能自信地登上舞台,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瘦小又自卑的小男孩了!
2005年因为姜河在学校里表现出色,被一致
推选成为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一名小战士;
2006年电影《我是冠军》邀请14岁的姜河担任主角,在采访中姜河着重感谢姜昆和李静民多年来的付出,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有如今的他。
随着姜河慢慢长大姜昆的内心却反而开始躁动,每个孩子都渴望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尽管自己给了他一个家,但这毕竟不是真的。为了让姜河知道他并不是孤单一人,
姜昆动用关系委托好友帮忙寻找姜河的父母,自己也四处奔波在北京沈阳等地方打探消息。可是人海茫茫,想要找到两个人哪有那么容易!
姜河知道姜昆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尽管自己很想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当初分手自己?但
他更不想让年迈的姜昆为自己忙上忙下!在姜河心中,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血缘无法轻易分割。
如今29岁的姜河已经成为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一名优秀干部,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看着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孩子找到了幸福,姜昆终于得以安心。
这么多年来姜河早就对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执念,他决定用自己的后半生好好孝敬姜昆,让他拥有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姜昆从未后悔领养这个遗孤,在养育姜河的时候自己从中汲取到了许多,也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这些都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尽管现在仍有很多人
对姜昆掀起“反三俗”活动仍旧耿耿于怀,认为他固步自封不想着创新相声反而抵制郭德纲,想毁坏郭德纲的名声!
但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姜昆这样做也并非是嫉妒郭德纲的发展,而是希望相声能够不断发扬光大。
不过对于收养孩子这件事姜昆的做法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他是一个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获得新生,对人生充满了希望,
无论是在事业上或者在生活中姜昆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往期精彩:
何超琼:痛失陈百强,错嫁许晋亨,为何会三番五次遭李嘉欣挑衅?
相声泰斗侯耀文:戴志诚挖“墙脚”到侯耀华抢遗产,他经历了啥?
邓文迪借夫上位史:从“山东土妞”到国际级富婆,她经历了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