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执法机关到现场扣押的电脑、服务器等存储设备,运用取证塔对涉案电脑的电子数据进行快速恢复、高效分析,提取定性、人员链、资金返利等方面的证据。
再次,对于已经获得参与人员登录名和密码的传销案件,运用实验室执法工作服务云设备,通过屏幕录像的方式,对会员管理系统的会员基本资料、层级结构、资金返利、银行账号等电子数据进行固定,有效解决了服务器电子数据取证的合法性问题,增强了对网络传销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能力。
实验室建成以来,为湖北、山东、吉林、四川等地工商机关查办网络传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出具司法鉴定报告75份,涉及传销案件22件,较好地完成了监测点承担的电子数据司法认定工作。如我局为“云在指尖”“南京国通”两个特大网络传销案件出具司法鉴定报告9份,提供了关键的电子数据认定。同时,我局与某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协议,运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传销组织的数据进行深度精准分析,掌握人员层级结构、资金流向等。
今年6月,我局委托该公司对海南和重庆两家公司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成功获得相关核心数据,为案件查办提供了关键线索。
建立指数评测体系对风险状况进行全息画像,破解网络传销“处置难”
探索建立网络传销个案风险指数,以此来评估传销个案的危害程度,辅助工商部门作出监管决策。这一指数评测体系,由特征点、传播面、投诉量、欺骗性及危害度等5个方面21个二级指标组成。如我局测算的“善心汇”“龙爱量子”个案风险指数均达到0.7以上,遂向总局及时上报了这两个线索。另外,为了发现更多的落地线索,掌握传销主体线下活动情况,我局对在重庆有活动轨迹的460个疑似传销主体开展了线下排查,实地检查了162家企业,评估在重庆的发展情况和危害程度,做到早干预、早提醒、早约谈。目前已对“善心汇”、“龙爱量子”、“云数贸”等25个名称字号进行注册登记限制,提示警示80家企业,约谈规范60家关联企业,立案调查14家。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做好网络传销监测点工作。首先,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发现传销苗头,尽早上报,尽早干预,尽量在传销发展的初始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其次,在监测深度上下功夫,提升个案的研判分析质量,掌握主要的行为发生地,分析传销的蔓延形势。与腾讯和百度公司深入合作,共享大数据监测成果,定期交互情报信息,通过腾讯公司提供的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资金流、微信群数量等信息,和百度公司提供的传销名称在不同时期、不同省市的搜索数量等,研判出传销活动发展、演变阶段。再次,强化监测成果后续运用,探索建立线上监测、线下留痕的传销处置长效机制。近期将对监测到的1046个疑似传销进行深度挖掘,通过与百度指数、举报投诉、企业名称关键词比对等方式,对每个行为进行画像分析,全面梳理法人、分支机构、关联企业,与相关省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为提前干预、精准打击提供支撑。
(本文由重庆市工商局 罗大海供稿,文章刊发于《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2017年第18期,原文标题《情报引领 科技支撑 构建传销预警查处机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